
最近外卖圈太火了,火到离谱。7 月 5 日美团说一天卖了 1.2 亿单,淘宝闪购也破了 8000 万单。现在不光美团、饿了么,京东、淘宝都掺和进来,连拼多多都传出要做零售外卖(就是买日用品送上门那种)。
这场景咋那么像 2020 年巨头扎堆做社区团购的时候呢?情况看着像,但又不太一样 —— 本质都是抢市场,可表现差远了。比如当年社区团购是模式还没搞明白就瞎砸钱,现在外卖模式看着挺成熟,还是靠补贴冲单量;当年是兴盛优选闷头做被人抢了地盘,现在是美团赚得好好的,突然被京东、淘宝插了一脚。
但说到底,还是绕不开这几个问题:靠撒钱能抢下外卖市场吗?餐饮和零售外卖的生意能赚钱吗?拼的到底是啥效率?得占多少市场才算赢?
先掰扯清楚几个概念。大家说的外卖一般是送吃的,一日三餐那种;即时零售是送日用品,像牛奶、五金、衣服这些,从超市、便利店弄来的。京东外卖只做餐饮,拼多多想做的是零售外卖。美团、饿了么本来只做餐饮,2018 年开始加了零售外卖。淘宝本身没外卖,淘宝闪购是借饿了么的商家和骑手,自己导流量、给补贴,俩能算一家,也能不算。
互联网二十多年了,先亏后赚是常事,这就让人觉得:做互联网就得大规模撒钱。其实不是。
你想啊,微信 2011 年起来的时候,腾讯给用户发钱了吗?拼多多 2015 年刚出来,还有抖音、今日头条,都没靠撒钱拉用户,但前期确实亏得不少。
那哪些项目撒过钱?团购、打车、O2O、共享单车、社区团购,还有现在的外卖。这里面,O2O、共享单车、社区团购基本黄了;团购、外卖、打车、支付算成了。但它们成功是因为撒钱吗?
外卖从 2015 年撒钱到 2018 年,美团上市,2019 年才开始赚;打车从 2013 年撒到 2016 年,滴滴 2021 年上市,2023 年才开始赚。这说明啥?撒钱只是第一步,关键看商业模式行不行、效率高不高、能占多少市场。
有人说,美团都赚这么多年了,这还用问?但得分餐饮和零售。餐饮外卖能赚,零售外卖可难说了。
看三个事儿就明白:
-
外卖都是先做餐饮,再做零售,为啥?
-
美团做餐饮外卖 4 年就做到 3000 亿规模,做零售外卖从 2018 年到 2024 年才到 3000 亿,钱更多了反而更慢,为啥?
-
美团 2023 年为啥不趁阿里、京东没精力,砸钱把零售外卖市场占了?
答案就是:零售外卖更难,赚得少甚至不赚钱。
毛利不一样:餐饮毛利 60%-80%,半年回本的不少;零售呢?Costco 才 13%,便利店 18%-25%,超市 20%-30%。就算五金、衣服毛利能到 50%,但买得少、库存多,不如餐饮。所以餐饮加个骑手成本,自己能消化点;零售加的骑手成本,很难消化。
成本控制不一样:餐饮是 “非标品”,菜坏了切了照样卖,用户难发现,商家能降点成本;零售是标品,牛奶差一点都能尝出来,想降成本只能从工厂端下手,去掉品牌、经销商,这事儿才刚开始,没个十年八年成不了,沃尔玛、Costco 都没搞定。
工业化红利不一样:餐饮外卖靠预制菜、调料包,生产效率提上去了;零售早就工业化几十年了,效率很难再提高,应付不了骑手成本。
所以零售外卖更难赚钱。平台想从零售外卖赚钱,得靠订单密度和精细管理,美团 2019 年一天 2500 万单才开始赚,饿了么到现在都没赚。想做大规模就赚不了钱,想赚钱就做不大 —— 模式根本没跑通。
现在的外卖大战,本质还是抢餐饮市场,零售外卖的模式还没谱,硬砸钱最后可能跟社区团购一个下场。看数据:美团餐饮单从 7000 万冲到 1 亿,零售才从 1000 多万到 2000 万;淘宝闪购餐饮单从 2000 万到 6700 万,零售才到 1300 万。餐饮增量远大于零售,就是因为零售模式不成熟。
外卖涉及用户、骑手、商家、平台四方,效率和成本决定生死。但后来者想赢,不能学美团老路,得像拼多多、抖音做电商那样 —— 找到别人没发现的市场,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。
比如拼多多靠下沉市场、微信拼团,抖音靠短视频流量,都是另辟蹊径。现在京东、淘宝还在美团的框架里优化,能优化到哪去?找不到外卖市场的 “死穴”,肯定赢不了。
有人说淘宝闪购补贴效率高、商家组织得好,但在现有模式里打转,没用。颠覆巨头从来不是靠模仿,是靠换赛道。
最后肯定是落后的得拿到 30% 以上市场,美团降到 60% 以下才行。2024 年饿了么才占 20%,还在亏,基本是 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”。要是美团还占 65%,京东 10%,淘宝 25%,等于白打,美团还是碾压。
所以后来者必须在效率上远超美团,靠颠覆性创新,光模仿没用。
京东外卖:基本出局了,7 月没跟美团、淘宝的新动作,新增单量被甩开,主业还可能受国补退坡影响,估计要撤。
淘宝闪购:喊得凶,投 500 亿,但没找到破局的法子,还在补贴里打转。要是学不会拼多多那套,最后也是白忙活。
拼多多:值得期待,从多多买菜到 Temu,这公司总能找到新路子,说不定零售外卖能搞出花样。
美团:看着被围攻,其实没被打到要害。对手补贴虽然影响利润,但也帮着扩大了市场,最后这些市场还是胜利者的。京东、淘宝要是做不下去,培养的用户、商家,总有一部分会被美团收了。
总结一下:现在的外卖大战,拼的不是谁钱多,是看谁能找到新玩法。淘宝闪购要是找不到,最后可能帮美团做了嫁衣;拼多多说不定能带来惊喜;美团虽然短期利润受影响,长期可能更赚。小白们喷之前,先想想:外卖市场到底有啥新机会?这些玩家找到没?